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努力构建技能社会

  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是涉及学生、家庭、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因素的复杂问题。因此,提升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稳定性需要从全社会着力,系统性地解决,使学生愿意干,也干得好。

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努力构建技能社会

  加强专业选择指导,“干一行爱一行”。人职匹配理论是现代职业生涯指导的基石,主张个体按照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及价值观与职业的匹配度进行职业决策。对青少年来说,能力可以发展,价值观尚在形成,因此应把兴趣和个性作为职业决策的优先考虑因素。普通中小学应加强职业生涯教育与升学指导,职业学校以及社会机构应更充分地开展各类职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世界,从而能够更合理地选择自己喜欢且适合的专业。只有当学生真正喜欢自己的专业时,才会有更高的专业承诺,才会有更优秀的学习表现以及未来更稳定的就业状态。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学一行行一行”。要让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更有就业竞争力,减少被动离职的概率,关键还是要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专业设置上应主动对接产业行业需求,在办学模式上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教学上应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体系,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学生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企业也应当作为重要主体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企业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投入不仅有助于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储备,也有助于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留住人才。

  加强职业精神培养,“行一行爱一行”。早在百年前,黄炎培先生便阐述了“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所谓“敬业”是“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所谓“乐群”是“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国家倡导“工匠精神”,正反映了新时代对爱岗爱业职业精神的强烈呼唤。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各种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当将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不仅“能做”,而且“乐做”。

  构建技能社会,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会幸福。提升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还要构建有利的外部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国应从人才评价制度、薪酬分配制度、高技能人才激励制度以及社会宣传舆论等方面入手,构建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到大国工匠的技能成才通道,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从而逐步改变人们对技术技能人才和职业教育的态度,推动社会从文凭社会向技能社会转型。


【本站声明】
  1、本站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
  2、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类商品/服务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该类商品/服务的提供者联系。


KESION 科汛软件

KESION 科汛软件是国内领先的在线教育软件及私域社交电商软件服务提供商,长期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在线教育软件及社交电商SaaS平台解决方案。
公司核心产品云开店SaaS社交电商服务平台、在线教育SaaS服务平台、教育企业数字化SaaS云平台、企微营销助手、私有化独立部署品牌网校和在线教育咨询等。

KESION 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提供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向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驱动商业革新,让商业变得更智慧!



▼点击进入科汛官网了解更多



上/下篇
  • 职业教育市场潜力巨大 职业教育就业不稳定?

  • K12教育大幅降温,在线职业教育迎来黄金期

换一换相关推荐
精选内容
热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