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基本所有的教育行业,不管是在线教育还是传统教育,低价引流课或者是免费课都是大家最常用的拉新手段。
低价课引流即利用营销中的漏斗原理,即通过低价诱饵筛选一批潜在用户直接体验课程,形成用户“广撒网-体验-信任-长久消费”的环节。
通过低价课为机构带来曝光,获得巨大流量,以便后续课程的销售,对于用户而言,低价课可以让用户以比较低的价格了解课程质量、教学服务、教学技巧等,对于机构和用户而言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但并不是所有的引流课都会获得好的效果,在线教育商家要如何设计才能够打造爆款引流课,实现获客率和转化率的高效提升?
一、爆款引流课的特点
我们通过研究市场上优质的爆款引流课发现,一般做得好的引流课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引流课价格低廉,用户几乎没有决策成本,通过低价格作为诱饵,引导用户前来购买;
引流课普遍选择刚需类的课程产品,这类课程用户需求大,可以尽可能多范围的覆盖人群,吸引更多人来学习,拉新效果明显,而不是冷门的、高难度的、专业性极强的课程;
引流课的内容设置主打干货,能够帮助用户一定程度上解决痛点难点,结合机构老师特色化的授课方式,让用户产生获得感;
引流课提供用户超出预期的用户体验,不仅仅是在课程产品上要求要高质量,在整个教学服务过程中也要给到用户贴心、超值的体验,这样才能保证后期正价课程的高转化。
当然,打造爆款引流课还需要在刚需和痛点基础上满足低价和超预期,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引流效果。
二、如何设计低价引流课?
我们从上文的四个特点就可以看出,引流课的课程设置是打造爆款引流课的关键环节。
很多用户对于引流课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引流课就是让用户体验一两节正价课就可以了,这种引流课会导致学员体验感差、新手难以跟上课程进度,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用户很难在后期实现转化。
有的机构讲师甚至为了省事,直接截取正价课体系的前半部分作为引流课。这种方式会出现转化周期太长,老师成本、服务成本与用户付出的金额悬殊太大等缺点。
此外,截取正价课作为引流课的方式对于已经报名正价课的学员来说不公平,由于引流课和正价课价格悬殊过大,极易给购买正价课的用户带来很差的体验感,从而影响复购和转介绍。
因此,在线教育培训机构需要专门设计科学合理的引流课程,与正价课脱离关系。
那么,究竟如何设计引流课程?
首先,在课程的设计上,不同的教育机构要理清目标用户的市场需求,针对用户刚需来设置课程体系,才能吸引更多垂直化、精准化的用户来购买引流课
例如专注于考公、考研、考编为主的教育机构可以用“老师+多节有针对性”作为课程卖点,力图解决用户在备考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抓住用户刚需。
其次,在课程的价格设置上并不是越低越好,需要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让用户觉得体验一下又花不了多少钱的感觉。价格过低的话会让用户产生不安的心理,觉得“便宜没好货”,或者产生引流课是套路的感觉。
市面上很多引流课的价格都普遍不超过100元,多在10-100元这个区间内,机构老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含金量以及自身的品牌效应来设置课程价格。
最后,开设的班级人数不宜过多,用户过多的话难以保证课程质量,过少则成本压力大,机构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招生情况来确定开设的班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引流课的课程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借助科汛网校系统搭建了在线教育平台的机构可以将引流课设置成直播课、录播视频课、音频课、图文课程、知识套餐、训练营等。
在课程规划上,要有意识与正价课相结合,让用户学完引流课之后感觉意犹未尽,加上引流课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就能够实现用户的高效转化。
如何增强体验感?
在引流课程创建以后,教育机构可以从老用户中抽取一部分进行体验,在这个环节中可以结合科汛网校系统中的兑换券、优惠券等工具来进行引流课体验,为老用户打造课程首席体验官的感受。
机构老师可以根据老用户的体验反馈来优化课程,更用心地制作出高质量的引流课程,保证后期新用户流量的获取和留存。
在进行引流课的过程中,机构老师可以结合科汛网校系统中的社群工具、企微工具来对用户进行精细化运营,在社群中解决用户课程期间的问题,为用户打造良好的课程服务体验,有效提高用户留存率。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目标感和仪式感,例如结合科汛网校打卡工具来设立闯关游戏、完成课程颁发证书等,让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加强互动,这样更有利于增强用户信任感。
在实操中,低价引流课往往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一个成功的引流课带来的流量和营销增长却是不可估量的。
引流课是一个系统化的运营项目,需要从用户需求和运营细节出发,来为用户打造一个高质量、体验感佳的引流课,将“引流”变为“引留”。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制定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致力加强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规范机构和从业人员培训行为。半个月内,教育部接连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对教师、校外培训机构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政策)。距离“双减”政策发布已近两月,为检验“双减”政策成效,近日,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