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出台几天了,这两天看了不少评论文章,要么站在股市经济的角度叫惨,要么站在教培机构的角度喊焦虑,却很少有真正站在孩子家长的角度来深入解读。
坦白说,作为两个男孩的母亲(一个小学、一个初中),我更关心的是这次“双减”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特别是对中考的竞争态势带来怎样的影响。思考了几天,我尝试解读现有的信息,希望也能给您提个醒。
咱们需要关注的信息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次与以往的教育改革不同,这次是国家直接出手,目的是降低生育成本和教育成本,减轻学生负担。
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咱们国家要干的事儿,还没有什么干不成的。所以,别抱有侥幸的心态,政策可能会微调,但大方向不会变。
特别需要咱们家长关注的有几点:
1、首批试点城市: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成都、郑州、长治、威海、南通。如果没有您的城市,可以先稳一稳;
2、教培肯定是凉了,但是后续问题很多,有待细则出台,需要持续关注。
比如之前报名的培训费用是否退回来?教培会不会改头换面钻空子,再维持一段时间?正式取消“补课班”的时间点是什么时候?……
3、中考也会跟着变,孩子的竞争环境不一样了。
很多人说取消教培,中考不变是白搭。但事实上,中考一定会变。有几个改变的方向,我们可以参考:
首先,题目可能更简单、基础。就像今年的杭州中考就以基础题为主,考试成绩主要拼细心。
其次,更重视素质教育:音乐、美术、体育,各个方面都将纳入考核,至于怎么考,咱们拭目以待吧;
最后,中招政策也会调整,比如今年上海的一系列中招政策调整,让所谓民办初中的优势降低不少,让各个学校的牛蛙都有更多机会进入重点高中。
4、关于“家长不用管”,听听就好。
相信很多家长看到“不许要求家长检查作业”都会感到欢欣鼓舞。但这一条却可能是实施起来最有难度的……因为这一条,最关键的是“人”。
老师不必要求家长检查作业,他只要每天在群里发出一份“作业得A的同学学号”,再发一份“作业得D的同学学号”,就足以让家长们自动自发的检查作业了。
这一条要求特别需要老师认可,才可能实施到位,如果老师满心怨气,受害的还是孩子。相信国家会加强对老师的培训,但转变思想是个过程,所以对这一条,建议家长们不要抱有过大的期待。有改变当然好,没改变也正常。
显然,这么大的动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改变、过渡的阶段,咱们家长的心态、教育理念也需要跟着调整,迎接挑战。
孩子的空余时间怎么办?
首当其冲的,在严格规定回家作业量、取消“补课班”之后,孩子多了不少空余时间。而咱们家长最大的挑战是,这些多出来的空余时间,不能全部加在“电子屏幕”上。
以往,为了让孩子少看手机、充实生活,许多家长是靠着“多报班”来解决的。以暑假为例,语数外加上一两个特长班,有条件的家庭再报个“研学旅游”,剩下时间写写作业,留给“屏幕”的时间就不多了。
可是,当没有了“补课班”占的时间,作业量也减下来,孩子的空余时间怎么安排?
如果您没有许多时间陪伴,或者陪伴的时候也不知道要陪玩些什么,那么最佳的安排可能是尽可能把孩子“轰出去”,让他们能跟小伙伴们在室外自由的运动、玩游戏,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大孩子注意,让他外出的时候,别带手机,带个电话手表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大脑将发育得更加平衡,社会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谈判的能力都将得到极大的锻炼,是最好的安排。
特别是男孩子,把旺盛的精力消耗掉了,他们才能坐得住,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
当然,在家里阅读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如果孩子自己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需要家长更多的参与,至少您要把孩子要读的书都读一遍,才能跟孩子聊起来,推动他的阅读习惯。
孩子成绩落后怎么办?
当孩子成绩落后了,大部分家长的第一反应是“送去补课班”,好像钱花了,心理就踏实了。
如今补课班没有了,孩子成绩落后要怎么办?
有条件的家庭当然还是可以找家教,但是一方面经济成本更高,一方面好老师难找,面对孩子跟不上,我们能做什么?
首先,咱们需要理性地分析一个问题: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根源是智力问题?还是情绪问题?
如果您觉得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得很“笨”,那并不是说他的智商低,只不过是在传统教学中要用到的哪些维度的智力不出众。
80年代,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人的智商是多元的,并将其分类为:语言、音乐、空间、逻辑、运动、自然、内省、人际八个智能纬度。
也就是说,孩子的逻辑、语言智能也许确实不高,但是他的运动、自然、人际等维度的智能也许相当出色。
作为最了解孩子的人,我们更需要观察到孩子的闪光点,不要抱紧他不擅长的领域不放,而是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别把50%的中考分流看成“淘汰”,而是把分流看成一次机会,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价值的重要机会。——这可能是咱们家长在此次改革中,最需要转变的思想之一。
如果,孩子学习方面相关智商没问题,但假装懒惰、自暴自弃,逃避学习、逃避责任。这很可能是由于“习得性无助”导致的情绪问题。
出现这类问题,孩子就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一小部分,还有可能出现过激的行为。如果是这种情况,说明之前的家庭教育方法有问题,作为父母必须开始学习,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越早调整就越容易把孩子拉回来。
以上是科汛小编整理的“双减政策对家庭教育有哪些影响?”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近日,包括美股上市公司好未来、高途(跟谁学),港股上市公司新东方、思考乐教育等在短期内经历股价暴跌。“‘双减’政策比之前市场预计的来得更猛烈。”多家教育公司在《意见》出台后发布声明,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党
“一疏”就是着眼于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为学校教育提质增效助力。一是打通作业管理“肠梗阻”。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严禁教师布置惩罚性作业